熱炒慢熟的云端虛擬化
?2012年10月28日資策會領軍中國臺灣CAFE (Cloud Application for Enterprise)聯盟攜手華碩、臺達電、技嘉、迎廣、喬鼎以豐碩優異的云端技術研發成果獲得WITSA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rvice Alliance)全球資通訊產業杰出優勝獎。其開發的企業云端伺服器(CAFE, Cloud Appliance for Enterprise)系統軟體產品乃為此次獲獎的主因;CAFE的產品包含云端伺服器核心(主機云)、云端檔案庫(儲存云)、云端桌面(桌面云)及云端安全防護(云資安)等,這些產品幫助企業輕鬆建立私有云,并可支持軟體開發商發展加值云端應用,協助中國臺灣資訊產業成功轉型至高附加價值軟體及服務的云端產業。究竟CAFE的產品有什么樣的云端技術可以讓中國臺灣企業成功地在世界上嶄露頭角呢?那就是「虛擬化」。
「虛擬化」技術已有40多年的歷史,從云端運算崛起后,虛擬化再次成為IT廠商的寵兒。「虛擬化」乃是將各式各樣的資源透過一組通用的抽象化界面,對用戶隱藏了不必要的細節,并在虛擬環境中實現其在真實環境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例如現在一臺電腦通常都是四核心,若想增加電腦利用率,則可透過虛擬化技術將電腦的硬體資源虛擬成多臺電腦提供給多個使用者使用,這些電腦稱為「虛擬機」(virtual machine),透過抽象化的界面,使用者覺得自己是擁有一臺完整的電腦,不會感受到與他人共用;實體機器被虛擬成多臺虛擬機,每臺虛擬機上可架設自己的作業系統環境,如:Ubuntu、Windows 8以及Windows 7。
云端服務的提供者,如Amazon,即是利用虛擬化技術,將云端叢集中的多臺「實體電腦」,切分成多臺「虛擬電腦」,并以「虛擬電腦」為單位出租給使用者,讓使用者架設自己的平臺,如此使用者可以不必再花時間組裝電腦、架設伺服器,即可建立自己的一套云端服務;透過虛擬化技術,使用者可獨立操作自己的介面及保護自己的資料安全。
介紹完虛擬化后,回過頭來看CAFE的產品:云端伺服器核心(主機云)、云端檔案庫(儲存云)、云端桌面(桌面云)及云端安全防護(云資安)。「主機云」是指合作廠商的機柜可提供企業內部大量的虛擬化主機資源;「儲存云」為云端主機上提供每位使用者固定的儲存空間,例如10 Gbyte,使用者可隨時透過個人專屬的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存取文件檔案,而有時系統管理者為了提升資源的利用度,常會在儲存云中加入儲存虛擬化,即若使用者儲存的檔案不到10 Gbyte,則可先降成5 Gbyte,等到使用者使用的空間快超過5Gbyte,再補回剩下的5 Gbyte,大幅提升儲存空間的利用率;「桌面云」則是云端主機集中管理各種作業系統平臺,透過虛擬化技術,讓使用者只需藉由瀏覽器即可登入虛擬桌面,使用者不再需要自己安裝作業系統的應用軟體,大幅降低終端設備管理成本;「云資安」則可透過虛擬化技術,將使用者使用的空間區分開來,以強化個人資料的保護。透過「虛擬化」技術,企業內部成功提升云端資源的利用度并降低終端管理的成本,同時達到資料安全保護的功能,可見「虛擬化」在云端發展中的重要性。(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黃承揚|英商牛津儀器
除非注明,其他來源均為石飛博客整理發布,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